上栗縣東源鄉(xiāng):智能化烘干打通豐收“最后一公里”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04 點擊數(shù):16019
在東源鄉(xiāng)金色的稻浪間,大型聯(lián)合收割機高效作業(yè),割刀起落,稻粒歸倉,田間轟鳴與農戶歡笑交織成豐收樂章。
“以前收完稻子最怕曬谷!”種糧大戶張紹文望著眼前的景象感慨道。他深知傳統(tǒng)糧食烘曬方式的痛點:小型機械烘干效率低、溫濕度難控,易導致稻米破碎、發(fā)黃變差;自然晾曬更是“靠天吃飯”,陰雨連綿時稻谷發(fā)芽變質,一年辛勞可能付諸東流。
為破解這一痛點問題,東源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精準施策。通過深入調研與科學規(guī)劃,成功引進“上栗縣數(shù)字化農事綜合服務體”項目,整合資源,打造集智能化育秧、烘干、存儲于一體的現(xiàn)代化農事服務中心,并于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。
如今,位于該鄉(xiāng)竺塘村的農事服務中心內,八座巍然矗立的巨型烘干塔日夜運轉,成為保障豐收的“定海神針”,日處理濕谷高達240噸。“從濕谷卸車開始,全程智能化。”中心負責人吳運萍介紹道,“系統(tǒng)自動識別谷物水分與品種,精準設定溫濕度曲線,采用層層緩蘇工藝確保均勻干燥。24小時內,濕谷即可完成‘蛻變’,達到安全存儲標準?!?/span>
看著烘干塔傾瀉而出的溫熱谷糧,張紹文臉上洋溢著踏實笑容:“烘干質量穩(wěn)了,心才真正落地!”在東源鄉(xiāng),科技賦能與政府服務的同頻共振,正將“豐產(chǎn)必豐收”的愿景變?yōu)楝F(xiàn)實,為鄉(xiāng)村振興筑牢了最堅實的根基。
(編輯:李錫念)
來源:東源鄉(xiāng)
上一篇:“沉睡資源”再生記 下一篇:上栗縣:梨農干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(yè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