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理響上栗·德潤人心】“上栗好人”易建華
大家好,我是“紅領巾宣講員”吳語桐,今天和大家分享身邊好人易建華的故事。
易建華,上栗縣赤山鎮(zhèn)院背村人。2007年,易建華的小叔子因婚姻破裂陷入了抑郁的深淵,病情快速惡化,他不僅無力照顧年幼的女兒,精神狀況也每況愈下直至癱瘓在床?!八畈荒茏岳?,孩子又小,沒人照顧怎么行?我們不能不管。”她毅然決然地承擔起照顧小叔子的責任。此后的日子里,每天天不亮,她就早早起床,為3個孩子上學做好早飯,隨后為小叔子洗漱、準備飯菜,洗完一大家子的衣服就趕緊帶他去醫(yī)院看病,再后來照料起居,日復一日。這一堅持,就是漫長的17年,在易建華的悉心照料下,小叔子雖無法正常說話,但每次看到她來,臉上都會洋溢出笑容。17 年里,她從未有過一句怨言?!岸际且患胰?,要是我們也不管,他們就真的無依無靠了”每當有人問她累不累,她總是微笑著搖頭,仿佛所有的艱辛都不值一提。
自小叔子李北海離異抑郁后,年僅9歲的侄女小潔便陷入了無人照料的困境。即使自己也有2個孩子需要照料,易建華還是二話不說就將侄女接回了家中,并為她收拾出一個房間,讓她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天地。她默默地給予侄女母愛般的關懷,寧愿自己少吃點、少穿點,也要讓侄女穿得更好、吃的更好。
易建華的女兒李泉萍回憶道:“從小到大,母親就教導我們,堂妹就是自己的親妹妹一樣。堂妹結婚時的一切事宜都是母親一手操辦的?!?023年侄女和男朋友即將組建新的家庭,送侄女出嫁那天,易建華忙前忙后,用不停操持掩蓋不舍,侄女看在眼里,眼淚也在眼眶里打轉。出門后,易建華悄悄地在家里流下了眼淚,侄女也在車里哭的稀里嘩啦。盡管侄女已經有了自己小家,但小潔的房間依然保留著原來的樣子?!斑@里永遠是她的娘家,她的房間會一直給她留著?!币捉ㄈA說道。
易建華只是一個普通農村婦女,用她并不堅實的肩膀撐起自己的家,還扛起了另一個家庭的重擔,18年如一日的堅守和付出,不僅感動了鄰里鄉(xiāng)親,也詮釋了孝老愛親的人間真情。
本期“好人故事我來講”紅領巾宣講員
上栗縣栗江小學 三( 2)班 吳雨桐
(編輯:李錫念)
供稿:縣融媒體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