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栗縣老裁縫李根香:一針一線“織”就小鎮(zhèn)溫度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23 點擊數(shù):15248
“噠噠噠……”在上栗縣赤山鎮(zhèn)老街上,這聲音居民們聽了四十余年。聲音源頭是一家不起眼的裁縫鋪子——無招牌、無店名,58歲的李根香埋首其中,針線在她指間翻飛,織就了半生光陰。
鋪子不大,三張工作臺有序排開:一臺縫紉機,一臺鎖邊機,一個熨斗架。墻上層層疊疊掛滿布料與待取的成衣,彩色的布匹與衣物交錯懸垂,宛如一個安靜的小型布藝展。
“李師傅,麻煩收下褲腳!”一位熟客推門而入。李根香利落地拿起軟尺,俯身量好尺寸,折好褲管、畫線、修剪。隨后,她踏動縫紉機,機針輕快躍動于布料之上,“噠噠噠”的節(jié)奏里,褲腳邊已縫得筆直勻凈。這行云流水的功夫,是四十余年晨昏往復磨出的繭與從容。
當商場新衣如潮水更迭,當同齡人紛紛改行,李根香依然每天推開小店門。她坦言:“我書念得少,就在縫紉機邊長大,靠手藝吃飯心里踏實。”15歲隨父學藝,從剪線頭、釘扣子、拼布料起步,到獨立裁制整衣,她的一招一式皆在光陰里沉淀。
無論是改尺寸、換拉鏈,還是細心修復一件承載記憶的舊衣,顧客總能從她密實勻整的針腳中觸摸到這份手藝傳遞的暖意。正因這份不可替代的用心,小店始終顧客盈門?!袄顜煾蹈倪^的衣服,常比新買的更合身!”街坊們笑著評價道。
四十余年,縫紉機的“噠噠”聲早已嵌入小鎮(zhèn)的日常脈動。李根香飛針走線的手,不僅修補著衣物經(jīng)緯,更默默縫合著一種生活態(tài)度:于喧囂中安守本心,以樸素的匠心丈量時光,讓一門老手藝在赤山鎮(zhèn)尋常巷陌里,持續(xù)生長出溫柔而堅韌的根須。
(編輯:李錫念)
來源:上栗縣